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搜索-国际教育-详情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红利 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贸港,提及“留学海南”
发布时间:2024-07-17 14:52:50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海南自贸港,引发了海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在海南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近年来,海南抢抓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重大机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朝着建设“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这一宏伟目标奋进,实现了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兴起的一系列喜人变化。一个个开放的亮眼数据,一幕幕产业发展的火热场景,彰显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在全力提速。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企业在海南投资兴业获得感满满

“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这次更新的内容,对我们企业制定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有重要参考意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修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本)》,海南鼎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龙第一时间仔细对目录内容分析研究。
看到鼓励类产业目录有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与上一版本相比条目增加33条,他非常振奋,“产业目录这次新增的内容包含有医药健康、生态环保等领域,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调整,将有更多企业和我们一样坚定地投身自贸港建设。”
近几年,王春龙带领企业在海南围绕大健康产业深耕化工原料国际贸易,随着自贸港各项税收政策持续落地,他的企业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是海南唯一入选“中国医药国际化百强”的外贸企业。“我们期盼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汇聚海南,这将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企业也会不断探索,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王春龙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展望道。
“零关税”清单、企业和个人15%所得税、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自贸港建设推进以来,180多项自贸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像王春龙一样获得感满满,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展露生机。
日前,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企业迎来首单越南进境飞机维修业务,来自越南越捷航空公司的空客A321飞机正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接受周期预计14天左右的“六年检”检修服务。
资料图: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定检机库,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作业。
“截至目前,海航技术已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定检机库共完成1230余单维修项目,喷漆机库共承接132架次喷漆业务,附件维修厂房完成部件2.96万余个。”记者从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海航技术先后完成了卡塔尔国家航空、菲律宾皇家航空等多家航司进境飞机维修及喷漆业务,进境维修飞机数量较2022年增长了数倍。
境外飞机到海南维修有哪些优势?目前,多种航材在海南生产可享受自贸港综合政策优惠,比如在进口原材料零关税优惠、进口加工设备零关税等方面都为产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利好。
悄然“热”起来的产业远不止飞机维修。近年来,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见规模,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产值超千亿元。
新兴产业的活力折射出海南不断增强的投资吸引力。五年多来,海南新增经营主体超过之前30年总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
力促形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格局
开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生命线。海南正探索制度开放、产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等多维路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自贸港建设。
“我们在加快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和登记平台建设,助力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加快与头部机构在数据和数字资产业务领域合作。”谈及自贸港高水平开放,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海知所)盛暘向记者分享了交易所发展方向。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功能平台,海知所成立以来努力服务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和实体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跨区域多边合作,持续助力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种业、深海、航天等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的技术转移转化;汇集国际国内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以数实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盛暘表示。
从海知所不断加快的探索步伐不难发现,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正全力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外向型经济活力,力促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年2月,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扩大至海南全辖,这意味着将便利更多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投资业务。
政策落地当日,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即为海南省内某企业办理了一笔约1500万元人民币的外债签约登记业务,实现首笔业务落地。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试点开展前,企业借入外债前需要向属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再到银行办理外债专户开立和外债资金入账。试点开展后,企业可以在银行一站式办理外债签约登记、账户开立、资金汇出入和结售汇手续,业务流程进一步简化,有效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和资金运转的时间成本。
金融开放是自贸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聚焦“促开放”,海南在2023年实现了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大幅增长的成绩,自贸港金融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金融机构的开放创新实践如火如荼。
“我行在同业中率先落地自贸港首批通过跨境融资服务平台2.0办理人民币福费廷双向转让业务,转让金额占全省转让总额的58%,且业务类别最全、金额最大。”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享了一份亮眼数据。
据了解,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首批获得“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洋浦地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资格。2023年便利化业务笔数占全省比例26.85%;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增幅达100.26%。
依托自贸港开放政策,海南努力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和“留学海南”三大品牌,承接海外消费回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4.89亿元,离岛免税购物“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作为全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成效初显,特许药械惠及患者近6万人次,年均增长超200%;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受瞩目,不出国门“留学海南”在这里成为现实。


制度创新落地生效
自贸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除了不断释放的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汇聚海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营商环境优化的背后,则是海南以制度集成创新释放海南自贸港“聚变效应”的不懈努力。
舜丰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昕对海南持续推进的制度创新有切身感触。据她介绍,该企业是崖州湾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受益者,“海南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利好我们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应用。”据赵昕介绍,在上海等地,实行了商标、专利、版权、地理标志“四合一”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而海南在此基础上,新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板块。
这项制度创新意味着什么?由于实现了对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五类知识产权的集中统一服务与管理,大大提高了专利、植物新品种授权速度和版权登记服务便利化程度,将切实助力更多企业创新、创业。
今年年初,海南新一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截至目前海南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40项,10项被国务院面向全国复制推广,6项得到国务院大督查全国通报表扬。
海南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持续不断推进的制度创新,也体现在各功能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走进位于海口国兴大道的全球贸易之窗大厦,精致、舒适的办公环境让人印象深刻。全球贸易之窗行政总监刘新宇告诉记者,目前,入驻大厦的全球知名企业包括历峰咨询(海南)有限公司、保乐力加(中国)酒业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洋酒(上海)有限公司、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海南)有限公司等。
“我们服务企业已有547家、海外代表团有120家,来自美国、新西兰、日本等37个国家和地区。”刘新宇介绍说,在这里,全球贸易之窗会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注册登记、签证咨询、政策解读、产业链调研等服务。去年以来,全球贸易之窗还带领企业多次赴境外开展经贸活动,搭建海南与境外企业及投资机构之间分享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商机的交流平台。

让企业安心落户、发展,海南一直在不懈努力。
在改革创新方面,海南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零跑动”、准入即准营、极简审批等系列改革。去年,全省“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件超300万件,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率超过90%。海南还持续开展省领导“政企面对面”早餐会、外资企业座谈会等活动,跟踪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多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谈道,“正是因为海南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才让我们公司有了更快的发展速度。”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汪慧

首页   |    教育资讯   |    椰城科普   |    留学海南   |    研学拓展   |    科创海南   |    赛事活动   |    元想科学社   |    关于我们
19808994722
19808994722@mail.top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海南省税务局第一分局院内4号别墅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 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科普中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版权所有 © 2024 海南省科教创新研究中心      琼ICP备2023001835号-1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